摘要
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研究了无机磷磷酸二氢钠(NaH2PO4)及3种有机磷源三磷酸腺苷二钠盐(adenosine disodium triphosphate,ATP)、β-甘油磷酸二钠(sodiumβ-glycerophosphate,G-P)和D-葡萄糖-6-磷酸(D-Glucose 6-phosphate,D-G-6-P)对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生长及PSII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杜氏盐藻在ATP和NaH2PO4的磷环境中生长迅速,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分别为(0.736±0.0158)/d和(0.667±0.0553)/d;而β-甘油磷酸二钠和D-葡萄糖-6-磷酸培养条件下盐藻生长则具有滞后效应,μmax分别为(0.232±0.0114)/d和(0.31±0.0077)/d。ATP和NaH2PO4作为磷源时,盐藻最大电子传递效率(ETRmax)和最大饱和光强(Ik)显著高于β-甘油磷酸二钠和D-葡萄糖-6-磷酸处理组(P<0.05),而NPQ则呈相反。JIP-test参数可知,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ABS/RC)、t=0时单位反应中心捕获的用于还原QA的能量(TR0/RC)和最大光化学效率(ΦP0)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β-甘油磷酸二钠和D-葡萄糖-6-磷酸处理组单位反应中心耗散掉的能量(DI0/RC)显著增加(P<0.05),ψ0和ΦE0显著降低(P<0.05)。表明β-甘油磷酸二钠和D-葡萄糖-6-磷酸作为磷源时盐藻光合系统反应活性中心(RC)部分关闭,反应活性中心的数量(RC/CS0)减少,PSⅡ受体侧电子传递受到影响,能量耗散效率提高。综上可知,杜氏盐藻均能利用无机磷和有机磷作为磷源供其生长,但ATP作为磷源使得盐藻在最短时间进入对数期,生物量显著提高(P<0.05)。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