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级别医院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急诊处理用药分析

作者:赵翠; 朱俊; 刘明名; 冯广迅; 秦俭; 赵文献; 徐峰; 陈良; 李世国; 赵敏; 郭峰; 张春阳; 李琦; 艾芬; 付晓幸; 周文秀; 刘芳; 吕希俊; 梁岩*
来源: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21, 37(02): 167-171.
DOI:10.13201/j.issn.1001-1439.2021.02.016

摘要

目的:调查各级别医院心房颤动(房颤)/心房扑动(房扑)急诊处理中的用药情况。方法:2016年1月—2019年12月共选取全国东北、华北、华东、华中等地区9家不同级别医院因房颤/房扑就诊的患者。采集人口统计学指标及药物治疗情况: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凝药物应用等情况。结果:共入选房颤/房扑399例,其急诊处理时各级别医院使用最多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为胺碘酮(64.1%),其中三级医院及二级医院高于心血管专科医院(69.2%∶41.3%,65.9%∶41.3%,P<0.05)。各级别医院具有抗凝指征的非瓣膜房颤/房扑患者中启动长期口服抗凝药的患者占比均偏低,且三级医院及二级医院均低于心血管专科医院(22.2%:41.3%, 17.9%:41.3%,P<0.05)。华法林为各级医院中应用最多的口服抗凝药物。结论:房颤/房扑急诊处理时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相对单一;各级别医院非瓣膜性房颤/房扑患者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治疗比例仍低,三级医院及二级医院更为显著。房颤/房扑的急诊规范化治疗任务仍艰巨。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