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效果及对患者眼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6月会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PACG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传统T组和改良T组,每组30例。传统T组采取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改良T组采取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3 d、1个月、3个月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眼红分析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CFS)评分、泪河高度(TMH)、非侵入性首次泪膜破裂时间(NifBUT)及非侵入性平均泪膜破裂时间(NiaBUT)。结果 术后3 d,两组OSDI评分、眼红分析评分、CFS评分、TMH均高于术前,NifBUT、NiaBUT低于术前,且改良T组各项指标均优于传统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OSDI评分、眼红分析评分、CFS评分、TMH均低于术后3 d,NifBUT、NiaBUT皆高于术后3 d,且改良T组各项指标均优于传统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改良T组OSDI评分、眼红分析评分、CFS评分、TMH均低于传统T组与术前,NifBUT、NiaBUT均高于传统T组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PACG患者应用效果良好,能够减轻眼表结构损伤,促进眼表结构早期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 单位
    会昌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