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构建人血管内皮细胞低氧复氧损伤模型,作为心肌组织慢复流的体外研究模型。方法设定三气培养箱的混合气中5%O2为低氧培养条件,二氧化碳培养箱(95%空气、5%CO2)中的培养条件为复氧条件。将对数生长期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随机分为5组,分别置于三气培养箱(90%N2、5%CO2、5%O2)中处理不同时间(0、4、8、16及32 h)。挑选出最佳低氧处理时间后,再将随机分组的细胞进行不同时间(0、1、2、3、4、5及6 h)的复氧处理。Western blot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蛋白表达;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以反映细胞损伤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HUVEC的HIF-1α蛋白表达随低氧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高(P<0.01);细胞密度在低氧处理的短时间内会适应性增加,从16 h开始降低;细胞存活率的变化趋势与细胞密度一致(P<0.01);LDH活性则在低氧4 h时升高,低氧8 h时回落,低氧16 h时又重新回升(P<0.01)。复氧后,细胞密度与细胞存活率的变化随时间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P<0.05);LDH活性则随时间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峰值出现于复氧3 h(P<0.01)。实验结果表明,低氧16 h为最佳低氧处理时间,复氧3 h为最佳复氧处理时间。结论本研究建立了稳定可靠的HUVEC低氧复氧损伤模型,为心肌组织缺血再灌注后慢复流的体外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