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躯体平衡是解剖与功能相对应的体位姿势的表现,特别是冠状面和横断面的平衡一直是关节外科医师关注和判断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然而躯体矢状面平衡作为涉及脊柱、骨盆、髋和膝的躯体平衡判断指标,虽然在脊柱外科已开始得到重视和研究[1],但是在关节外科领域仍未能获得足够的重视.对强直性脊柱炎或有脊柱内固定病史的患者行关节置换,因为脊柱的代偿性改变,躯体矢状面平衡对指导和分析这类患者进行髋、膝关节手术治疗方案有着重要作用.现从关节外科角度出发,对脊柱、骨盆和髋关节矢状面躯体平衡的相关解剖参数在关节外科的应用进行文献复习并做简明综述. 1.骨盆矢状面解剖参数及其关系:躯体达到平衡的最终目的在于用最小的肌肉作用力使位于骨盆基底的股骨头能够保持身体平衡,而在矢状面平衡中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和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对评估脊柱、骨盆和髋膝关节的形态和躯体的受力重心有着重要作用.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