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对肠息肉患者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启东市中医院收治的100例肠息肉患者进行治疗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切术完成疾病治疗)和研究组(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完成疾病治疗),每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并发症、完整切除率。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治疗过程中使用的软组织夹数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少量渗血、术中明显出血、切口过深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孔发生率以及术后延迟出血发生率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内镜下切除息肉后1个月复查肠镜,其中,研究组完整切除率达95.89%,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63,P=0.013)。结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可改善患者手术指标,在术中对出血的控制、对切除范围、切除深度的把控上,都明显优于传统的内镜下高频电切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明显提高了息肉的完整切除率,从而提高了肠息肉患者的总体预后水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