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杂字是明清日常习见的一种民间蒙学书籍。这种文类以日常生活的常用字汇编而成,专为民众生活识字之需。本研究以新发掘的1 250余种杂字书为基础,从社会经济史和文化史的视角,吸收人类学的识字研究成果,在明清日常生活的语境下确定民众日常认读和实际使用的字汇和数量,从定性和定量两个层面对明清"文字下乡"的历史过程,以及识字研究的核心疑问——民众"识字"内涵进行初步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