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HJQ地区地层接触关系不稳定,马四段目的层构造幅度低,残余厚度变化小,且受煤层影响地震分辨率不足,故现有标志层难以满足古地貌恢复精度的要求。采用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的地震频谱延拓技术(FSE),大幅提高了地震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井震对比标定证明了地震资料具有较高的保真度。利用高分辨率地震资料拾取了更为精确的目的层顶、底界面,降低了上覆煤层干扰,使得岩溶地貌的地质细节更丰富自然;在测井-地震联合分析的基础上,将山西组一段底部一套稳定的煤层-泥岩组合标志层作为新的印模基准面,恢复的前石炭纪古地貌微幅特征清楚,精度得到大幅提高,实际钻井充填特征及测试产能的快速变化现象与恢复的地貌单元具有良好对应关系,证明古地貌斜坡的残丘及沟谷周边为岩溶缝洞有利储层发育区,洼地及沟谷中心部位泥质充填程度高,为下一步滚动勘探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