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百草枯中毒患者各系统临床损害情况及与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的关系。方法 43例口服百草枯中毒患者,根据百草枯口服剂量分为少量组(≤40 mg/kg, 16例)和大量组(>40 mg/kg, 27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20例作为对照组。患者中毒第3天和对照组研究对象均空腹抽血检查IgE、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肾功能[尿素氮(UREA)、肌酐(Cr)]、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淀粉酶(a-AMY),并行心电图、胸部CT检查。比较大量组和少量组中毒早期临床症状发生情况、心电图异常、胸部CT异常及预后(存活/死亡)情况,比较三组实验室指标,分析IgE与其他指标相关性及与肺损伤的关系。结果大量组患者的口腔黏膜损伤、恶心/呕吐、咳嗽、胸闷/胸痛、腹痛/腹泻发生率高于少量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少量组和大量组WBC、N、UREA、Ig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大量组高于少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组ALT、AST、TBIL、DBIL、CK-MB、a-AM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ALT水平高于少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量组与对照组的ALT、AST、TBIL、DBIL、CK-MB、a-AM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少量组和大量组男性及女性C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组和少量组心电图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组胸部CT异常率70.37%高于少量组的1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患者至中毒后2个月,大量组死亡率44.44%(12/27)高于少量组的12.50%(2/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显示:IgE与WBC、N、ALT、AST、TBIL、DBIL、UREA、Cr、CK-MB、a-AMY无相关性(P>0.05)。根据胸部CT结果分为肺正常组(21例)和肺损伤组(22例),肺正常组的IgE (430.43±618.24)mg/L低于肺损伤组的(1001.82±1105.68)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78, P=0.044<0.05)。结论百草枯中毒可致多系统损害,口服少量即可致肾功能损害,可引起人体炎症反应、免疫反应,口服大量者可致肝功能损害、心肌酶损害、高淀粉酶血症,口服大量者肺部损害发生率较高,死亡率较高。IgE水平升高与肺损伤有一定关系。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