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1-2020年6岁及以上人群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作者:董帅兵; 王小莉; 霍达; 李仁清; 杨扬; 梁志超; 王全意; 贾蕾*
来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2, 43(02): 207-212.

摘要

目的分析2011-2020年北京市≥6岁人群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方法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2011-2020年北京市手足口病报告病例以及北京市16个区(县)的29家哨点医院的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北京市≥6岁人群手足口病病例的三间分布以及病原学构成和变化。结果 2011-2020年, 北京市≥6岁人群累计报告手足口病38 183例, 其中重症46例(占0.12%), 年均报告发病率19.04/10万, 男女性别比为1.37∶1(22 064∶16 119), ≥6岁人群手足口病构成比由2011年的7.56%(2 606/34 488)增加至2020年的24.54%(546/2 225)。顺义区、延庆区和通州区≥6岁人群手足口病平均发病率较高。哨点监测肠道病毒阳性率为66.78%(1 976/2 959), 2014年肠道病毒A组71型(EV-A71)构成比为45.29%(101/223), 2020年无检测出EV-A71阳性, 柯萨奇病毒A组6型(CV-A6)构成比从2016年的15.11%(34/225)提高到2020年的81.08%(60/74)。结论 2011-2020年北京市≥6岁人群手足口病患者构成比逐年升高, EV-A71阳性构成基本呈下降趋势。2016年以来, CV-A6已逐渐成为优势毒株。应重视≥6岁人群手足口病疫情以及病原学动态变化。

  • 单位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