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索室间隔穿孔外科治疗的策略及远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阜外医院行室间隔穿孔修补术1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术后生存患者进行随访。其中男63例、女42例,平均年龄63岁。结果患者根据循环状态行血管活性药物、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或左室辅助装置等联合治疗,手术时机采取个体化策略。患者诊断为室间隔穿孔后即被分为循环稳定组(25例,2例急诊手术,23例择期手术)和循环不稳定组(80例,34例行血管活性药物支持及择期手术,4例行血管活性药物及急诊手术,20例行血管活性药物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支持及择期手术,16例行血管活性药物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支持及急诊手术,2例行血管活性药物、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呼吸机支持及择期手术,2例行血管活性药物、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呼吸机支持及急诊手术,2例行血管活性药物、呼吸机支持及择期手术)。3例患者住院死亡,生存102例,其中99例完成了随访,随访率为97.1%,平均随访时间(76.56±47.78)个月。2例远期死亡。结论室间隔穿孔修补术手术时机应个体化选择,外科治疗术后远期结果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