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改善内蒙古砒砂岩区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人工林的衰退现状,促进其更新复壮及可持续发展,对沙棘老龄化植株进行了距地表0、10、20 cm(即处理S0、S10和S20)留茬高度处理,以未平茬植株为对照(CK),测定各处理组沙棘的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分析评价了不同留茬高度对沙棘生长和生理情况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留茬高度和CK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现"双峰"趋势,"午休"现象明显,各处理组的Pn全天均显著高于CK且差异显著(P<0.05),其中S10日均值最高,是CK的1.43倍。(2)不同留茬高度和CK的蒸腾速率(Tr)日变化趋势相同,均为单峰线,各处理组Tr值均显著高于CK,分别为CK的1.14、1.39、1.21倍,S10日均值最高。(3)不同留茬高度和CK的单叶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变化趋势相似,各处理组WUE显著高于CK,分别为CK的1.24、1.35、1.27倍,S10日均值最高。(4)S10边材比导率(Ks)(1.29)显著高于CK(0.39)。S0和S10叶比导率(KL)均显著高于S20和CK(P<0.05)。栓塞度表现为CK>S0>S10>S20,差异显著(P<0.05)。木材密度表现为:CK>S20>S0>S10。(5)经分析评价表明平茬后沙棘整体生长状况优于CK,表示留茬高度对沙棘的生长发育起促进作用,总体表现为S10 (0.88)>S20(0.75)>S0 (0.7)>CK (0.4)。留茬有利于沙棘更新复壮,留茬高度处理后沙棘表现出很强的生长能力,各生理指标均显著优于未平茬处理沙棘,且留茬高度为10 cm时最优。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