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胸部模型研究,探讨在能谱CT智能匹配技术下大螺距能谱扫描结合自适应迭代重建(ASIR-V)后重建技术对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使用GE Revolution CT对仿真胸部体模进行能谱扫描,开启GSI assit,试验组采用大螺距1.531,采用ASIR-V后重建技术(0%~100%,间隔10%)重建5 mm层厚的70 keV能谱单能量图像,获得A组图像;对照组采用常规螺距0.992,采用滤波反投影法(FBP,即0%ASIR-V)重建5 mm层厚的70 keV能谱单能量图像,得到B组图像。肺窗图像采用骨算法、纵隔窗图像采用标准算法重建。对两组图像进行客观评价(肺窗肺组织、纵隔窗心脏噪声)及主观评分(5分制,1分最低、5分最高)。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A、B两组图像中肺窗肺组织噪声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组纵隔窗心脏噪声分别为(7.33±0.31)、(6.72±0.28)、(6.10±0.24)、(5.63±0.19)、(4.98±0.19)、(4.53±0.20)、(3.73±0.10)、(3.08±0.04)、(2.85±0.08)、(2.35±0.08)、(2.03±0.12)HU,B组纵隔窗心脏噪声为(6.75±0.26)HU。A组纵隔窗心脏噪声随ASIR-V升高而降低,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B组纵隔窗心脏噪声低于A组0%ASIR-V,高于A组20%~100%ASIR-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B组纵隔窗心脏噪声与A组10%ASIR-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10%~60%ASIR-V和B组肺窗、纵隔窗图像的主观评分最高(5分),综合主客观评价,60%为大螺距能谱单能量成像的最佳ASIR-V权重。大螺距A组ED值为5.31 mSv,较常规螺距B组ED值(6.84 mSv)降低22.37%。结论:能谱CT智能匹配技术下,大螺距能谱成像较常规螺距能谱成像的辐射剂量降低;结合10%~60%ASIR-V后重建技术,可降低大螺距能谱单能量图像的噪声,提高综合成像质量,60%为最佳ASIR-V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