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CTG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对正畸牙在牙槽骨缺损修复区内移动过程中压力侧牙周组织改建的影响。方法:选择28只新西兰大白兔,通过完整拔除下颌左侧第一磨牙,同时植入Bio-Oss骨粉加Bio-Gide膜,建立骨缺损修复模型。8周后,随机选取4只兔进行植骨区取材,制作组织学切片,评价成骨效果。将剩余24只兔随机分为两组:CTGF实验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12只。以下颌中切牙为支抗牵引左侧下颌第二磨牙向近中移动,将CTGF及生理盐水每隔1 d分别注射到实验组及对照组的骨缺损修复区域的舌侧骨粘膜下,分别在加力后的第7、14、21、28 d每组各随机处死3只动物,测量牙移动距离。制作组织学切片,采用TRAP染色法计数压力侧破骨细胞的数目。结果:正畸牙在实验组牙槽骨修复区内的移动量在第7、14、21、28 d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牙压力侧破骨细胞数目在第14 d达到高峰,在第14、21和28 d实验组破骨细胞数目高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正畸牙在牙槽骨缺损修复区内早期移动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能够增加压力侧破骨细胞的数量,有利于正畸牙齿的移动。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