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催化分解水产氢,因为节能和环保,吸引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是,半导体光催化材料普遍存在可见光吸收范围窄和光生载流子易复合等问题,导致光催化效率不高.半导体耦合是拓展光吸收范围,并促进光生载流子空间分离的有效策略之一.能带相互交错的两种半导体复合,可以形成传统的Ⅱ型异质结,但是这种耦合方式削弱了光生电荷的氧化还原能力.相对传统Ⅱ型异质结光催化材料的不足,余家国教授提出了S型异质结的概念,它通常由两种n型半导体光催化剂组成,其中能带位置较高的为还原型光催化剂(RP),能带位置较低的是氧化型光催化剂(OP).形成S型异质结的关键是接触界面处存在由RP指向OP的内电场.受内建电场的驱动,S型异质结界面电子和空穴的流向与传统Ⅱ型光催化剂完全不同.由于保留了光生电子和空穴具有较强的还原和氧化能力,S型异质结在热力学上更有利于光催化氧化与还原反应.本文以硫代乙酰胺为硫源,采用低温溶剂热法(乙二醇中110℃反应2 h),在氧化型光催化剂(1D的WO3纳米棒)表面原位生长还原型光催化剂(2D的ZnIn2S4纳米片),从而构建具有3D结构的S型异质结,并进行可见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性能研究.ZnIn2S4在WO3纳米棒表面的原位生长,有利于复合半导体界面的电荷传输,同时增加光催化反应的活性位点.而且具有3D结构的光催化材料,有利于光散射而增强光吸收,增强光催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的ZnIn2S4/WO3复合光催化材料(ZIS-2.5/W)可见光(λ> 400 nm)分解水产氢速率高达300μmol·g-1·h-1,分别是单一组分WO3和ZnIn2S4分解水产氢速率的417和2倍.复合催化剂在400 nm处分解水产氢的光量子效率为2.81%.通过原位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开尔文探针)功函测定,并结合贵金属的光化学表面沉积实验,推测出光生电子在ZnIn2S4和WO3复合界面处的S型传输机制,该S型异质结不仅促进了载流子分离,而且保留了复合催化剂强的氧化与还原性能,因而显著提高可见光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性能.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