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十四五”时期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应着力坚持的发展路径是: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在制造技术没有重大突破和劳动生产率尚未大幅增长的条件下,投资拉动仍是制造业增长的核心要素,促动制造业增加投资、扩大再生产的源动力。在收益与风险尚不匹配的经济环境下,制造业资本对社会平均利润率的追求,即是激起民营资本投资制造业的决心;民营制造资本对市场成本有灵敏的反应机制,制造业成本上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中国制造业外迁进而引起制造业比重不断下降的关键因素;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必须遏制住制造业成本过快大幅上涨这一“牛鼻子”:一是进一步深化相关领域改革,推进制造业企业用能、物流和融资等领域成本改革力度,巩固工程建设领域、投融资领域改革成果;二是进一步促进金融高效服务实体经济,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服务和产品,加大对高新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投放,积极提升中小企业信贷可获得水平;三是分类施策增强制造业的成本承受力,努力将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作为新的投资增长引擎,抓住新工业革命的机遇及早布局,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前沿技术产业的突破,占领未来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
单位北京开放大学;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