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质地多面分析法评价不同处理对蓝莓鲜果模拟运输及货架品质的影响

作者:马超; 曹森; 龙晓波; 吉宁; 杨秀钟; 周雍; 马立志; 王瑞
来源:食品工业科技, 2017, 38(22): 286-314.
DOI:10.13386/j.issn1002-0306.2017.22.055

摘要

为探究不同处理对蓝莓采后模拟运输及货架品质的影响。以"粉蓝"蓝莓为研究对象,将蓝莓果实和保鲜剂(10 mg/g乙烯吸附剂、20 mg/g乙烯吸附剂、1μL/L 1-MCP)装入泡沫箱,并加入蓄冷剂,以100 km/h的速度置于35℃外环境中模拟运输72 h后开箱,转移至生化培养箱,于4℃预冷4 h后进行货架实验,每隔48 h测定果实质地参数及好果率。结果表明,20 mg/g乙烯吸附剂能够更好地维持果实品质,货架结束时对照好果率仅为58.48%,而10 mg/g乙烯吸附剂、20 mg/g乙烯吸附剂、1μL/L 1-MCP处理好果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4.01%、49.93%和42.25%;同时,20 mg/g乙烯吸附剂处理能够延缓果实硬度、弹性、凝聚性、咀嚼性、回复性和好果率下降。因此,采用20 mg/g乙烯吸附剂对"粉蓝"蓝莓处理效果最好;蓝莓的好果率与果实硬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因此,提出一个简便的拟合回归方程(y=0.037x2-0.690x+230.9,R2=0.8486),将蓝莓果实硬度和好果率进行关联,作为模拟运输及货架期间蓝莓果实质地变化的判断依据。

  • 单位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贵州省麻江县果品办公室; 贵阳学院; 贵州省果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