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刘启泉教授认为,干眼与五脏密切相关,感受邪气及脏腑功能失调会影响眼的功能,继而发为干眼,其病机可总结为: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是干眼发病的根本;肺失宣肃、肺阴不足是干眼的重要诱因;肾阳虚损、肾阴不足是干眼日久难愈的关键;肝阴不足、风热侵袭是干眼的重要致病因素;心失所养、心火上炎是干眼的主要病因。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安则脏腑精气上承于目,反之则化源无权,目窍失濡,进而形成或加重干眼症状。临证在“安脾胃”的基础上采用“濡目”“滋目”“润目”“爽目”“养目”之法,可使五脏调和,精微充盈,目窍爽利,含精目明。
-
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河北省中医院; 河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