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把周瘦鹃早期"心理小说"放在清末民初"小说界革命"以来的思想背景与小说类型内在理路这两方面加以解读,指出其内容与形式上改良启蒙的保守文化政治与文学现代性之间的积极互动。并以徐枕亚的"哀情"小说为参照,凸显都市文学在传统与西化的分野及不同社团之间内部分化。在方法论层面本文试图打破"鸳鸯蝴蝶派"或"礼拜六派"乃至"通俗"等概念的成见,将它们置于历史文化及文学的整体中,拓展更为深广的研究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