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编辑技术发展及其在家畜上的应用

作者:谢晓刚; 薛嘉; 康健; 葛陆星; 董翔宸; 王宇飞; 张涌*; 权富生*
来源: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9, 27(01): 139-149.

摘要

近年来出现的几种以人工核酸酶为代表的新型基因编辑技术,包括锌指蛋白核酸酶(zinc-finger nuclease, ZFN)技术、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核酸酶(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 nuclease, TALEN)技术、成簇的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相关蛋白(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 associated proteins, CRISPR/Cas)系统,在科学研究以及家畜育种等方面已被广泛应用。这些基因编辑技术是通过特异性结构识别靶位点,核酸酶发挥切割作用,对靶位点进行定点编辑,具有高效准确、制作简单等特点。本文阐述了上述3种新型基因编辑技术的基本原理,比较了不同基因编辑技术的差异,总结了在主要家畜猪、牛、羊上的应用,提出目前这三种基因编辑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这些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