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梳理学术史为基础,可从生平、思想两方面重新论证《荀子》中“子弓”是孔子的弟子仲弓,揭示孔、弓、荀之间刑政思想的承继性。生平上,着重辨析《荀子》记“子弓”三方面的材料:年龄、“无置锥之地”与在“大夫之位”、以“一天下”为志与最终“独立贵名”,证明其与仲弓相符,应系同一人。思想上,厘清仲弓在孔荀之间的贯通作用,体现为刑政思想,包括礼刑关系、慎刑罚中、简政三方面。礼刑关系的双重性系其根本特点。就主次而言,礼主刑次;就施行而言,刑政相参,刑必不可少。就二者关系而言,刑以礼为前提,“刑政”“德教”并举。这些思想承自孔子,荀子的刑政思想与之一脉相承,系隆礼重法、德刑并举的荀子之学的重要来源。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