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理论视角下的课堂教学变革研究

作者:王鉴; 王文丽
来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42(03): 91-99.
DOI:10.13451/j.cnki.shanxi.univ(phil.soc.).2019.03.012

摘要

吉登斯认为,无论是主体的构建,还是社会客体的构建,其根基都在于紧密渗透时空中的社会实践。吉登斯的社会结构化理论主要围绕能动者、规则和资源等核心概念来阐述。社会的结构是能动者通过行动作用于客体的表现形式,而它一经形成又以一定的资源和规则来影响能动者的作用,因此社会结构具有二重性。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是在工业化背景下建立起来的,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要形式,教学活动被理解为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依据,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这种教学活动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结构,即以教师为能动者,以教材为主要教学资源,以"先教后学、以教为主"为主要教学规则的主体与客体在广泛的时空中建构起来的结构二重性课堂。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课堂教学改革普遍注重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开始形成将学习者作为能动者,以"线上+线下"为课程教学资源以及"以学为主、先学后教"的教学规则为特征的新型课堂教学结构。面对全球学习格局,课堂教学结构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革。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