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矿化胶原复合骨水泥即矿化胶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MC-PMMA)骨水泥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行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对比。方法 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微创脊柱外科行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314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矿化胶原复合骨水泥组(MC-PMMA)166例及单纯骨水泥(PMMA)148例。所有患者均为单椎体骨折,分别统计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骨密度、随访时间等情况等,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骨水泥注入量、可推注时间、渗漏及邻近椎体再骨折发生情况。临床疗效评价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伤椎前缘高度恢复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均获得随访,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骨密度值、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随访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骨水泥推注时间,MC-PMMA组长于PMMA组(t=14.762,P=0.0001)。临床疗效评价术后第1天及术后3个月随访时VSA评分、ODI、椎体前缘相对高度较术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同时间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邻近椎体再骨折发生率MC-PMMA组低于PMMA组(χ2=5.298,P=0.021)。术后骨水泥渗漏率PMMA组高于MC-PMMA组(χ2=6.74,P=0.009)。结论应用MC-PMMA骨水泥与PMMA骨水泥行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在止痛效果及伤椎高度恢复方面二者效果相近,但应用前者可降低术后骨水泥渗漏率及邻近椎体继发骨折发生率,疗效显著。

  • 单位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