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种植修复应用于慢性牙周炎牙列缺损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60例(60颗患牙)慢性牙周炎牙列缺损患者作为慢性牙周炎组,另选择60例(60颗患牙)牙周健康牙列缺损患者作为牙周健康组。两组均进行种植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种植体植入成功、周围感染、存留、脱落情况,修复后不同时间牙周情况[牙周探诊深度(PD)、改良菌斑指数(mPLI)、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SBI)、牙龈乳头指数(PIS)、边缘骨吸收量]、龈沟液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龈沟液抵抗素、人软骨糖蛋白39(YKL-40)、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临床疗效。结果 慢性牙周炎组患者种植体植入成功率90.00%、种植体周围感染率3.33%、种植体存留率96.67%、种植体脱落率3.33%与牙周健康组患者的86.67%、6.67%、93.33%、6.6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修复后1周,两组患者PD、mPLI、mSBI、PIS、边缘骨吸收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修复后2周,慢性牙周炎组患者的PD、mPLI、mSBI、PIS、边缘骨吸收量均高于本组种植修复后1周,牙周健康组患者的m PLI、边缘骨吸收量均高于本组种植修复后1周,且慢性牙周炎组患者PD、mSBI、PIS均高于牙周健康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周健康组患者种植修复后1、2周的PD、mSBI、PIS水平以及种植修复后2周两组患者的m PLI、边缘骨吸收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修复后1周,慢性牙周炎组患者龈沟液IL-1β、IL-6、IL-8、hs-CRP、TNF-α水平均高于牙周健康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修复后2周,慢性牙周炎组患者龈沟液IL-1β、IL-6、IL-8、hs-CRP、TNF-α水平均高于本组种植修复后1周及牙周健康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周健康组患者种植修复后1、2周的龈沟液IL-1β、IL-6、IL-8、hs-CRP、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修复后1周,两组患者的龈沟液抵抗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牙周炎组患者的龈沟液YKL-40、MMP-2、MMP-8、MMP-9均高于牙周健康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修复后2周,两组患者的龈沟液抵抗素、YKL-40、MMP-2、MMP-8、MMP-9水平均高于种植修复后1周,且慢性牙周炎组患者的龈沟液抵抗素、YKL-40、MMP-2、MMP-8、MMP-9水平均高于牙周健康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牙周炎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0.00%(48/60)低于牙周健康组的93.33%(56/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15, P<0.05)。结论 种植修复应用于慢性牙周炎牙列缺损患者治疗中的疗效良好,但比牙周健康牙列缺损患者的炎症反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