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床子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骨代谢的调节作用及机制

作者:李雷; 王峰; 刘念; 张长城; 李刚; 宋晓飞; 刘瑜; 王华磊; 赵玉果; 杨国志*
来源: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22, 28(02): 224-229.

摘要

目的探究蛇床子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MO)模型大鼠骨代谢生化指标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90只雌性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健康对照组、模型组、雌二醇组和蛇床子素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5只。除健康对照组外各组摘除双侧卵巢制成PMO大鼠模型;雌二醇组采用0.21 mg/kg雌二醇灌胃,低、中、高剂量蛇床子素组分别采用10、20、40 mg/kg的蛇床子素灌胃;完成12周治疗后,检测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骨钙素(OC)和血碱性磷酸酶(ALP),以及尿液钙、磷、肌酐、脱氧吡啶啉(D-Pry)含量水平。分别于治疗8、12周后测定全身骨密度,于治疗12周后检测左侧股骨和腰椎骨密度及右侧股骨和第4腰椎生物力学性能;采用蛋白质印记法检测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相比健康对照组,模型组TRAP-5b、尿钙/尿肌酐、尿磷/尿肌酐、D-Pry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OC、ALP、全身骨密度、离体股骨密度、离体椎骨密度、股骨弹性模量和最大载荷、腰椎骨股骨和腰椎骨弹性模量和最大载荷、磷酸化蛋白激酶B/蛋白激酶B(p-AKT/AKT)和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磷脂酰肌醇3(p-PI3K/PI3K)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相比雌二醇组,低、中、高剂量组TRAP-5b、尿钙/尿肌酐、尿磷/尿肌酐、D-Pry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OC、ALP、全身骨密度、离体股骨密度、离体椎骨密度、股骨和腰椎骨弹性模量和最大载荷、p-AKT/AKT和p-PI3K/PI3K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相比模型组,低、中、高剂量组TRAP-5b、尿钙/尿肌酐、尿磷/尿肌酐、D-Pry水平均显著降低,且随着使用剂量增加逐渐降低(P<0.05),OC、ALP、全身骨密度、离体股骨密度、离体椎骨密度、股骨弹性模量和最大载荷、腰椎骨股骨和腰椎骨弹性模量和最大载荷、p-AKT/AKT和p-PI3K/PI3K水平均显著升高,且随着使用剂量的增加逐渐升高(P<0.05)。结论蛇床子素可呈剂量依赖性地改善PMO大鼠骨代谢,增加骨密度,其作用机制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 单位
    南阳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