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在缺血性脑卒中高危人群肾功能进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观察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选取2018年1-3月在厦门市思明区嘉莲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患者。按照2009年《缺血性脑卒中筛查和防控指导规范(试行)》进行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符合纳入标准缺血性脑卒中高危人群共258例,随访时间2年,最终临床资料完整者为206例,按基线时颈动脉内是否有斑块分为颈动脉斑块组(简称斑块组)与颈动脉无斑块组(简称无斑块组)。结果基线时,斑块组eGFR 88.86±13.34(mL/1.73m2)显著低于无斑块组eGFR 92.43±11.89(mL/1.73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2年后,斑块组eGFR 79.89±12.24(m L/1.73m2)显著低于自身基线时eGFR 88.86±13.34(mL/1.73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无斑块组2020年eGFR 91.68±12.08(mL/1.73m2)与自身基线时e GFR92.43±11.89(ml/1.73m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7)。斑块组2020年eGFR 79.89±12.24(mL/1.73m2)显著低于无斑块组2020年e GFR 91.68±12.08(mL/1.73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基线无斑块的患者有117例,随访2年后,49例患者出现新发颈总动脉斑块,68例仍未发现斑块,新发组eGFR 88.21±11.64(mL/1.73m2)显著低于持续无斑块组eGFR 93.95±12.46(mL/1.73m2)(P=0.033)。结论缺血性脑卒中高危人群原有颈动脉斑块或者新发斑块形成可能预示着该人群更差的肾功能状态,应及早关注肾脏受损的指标,延缓肾功能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