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利用电子散斑干涉技术测试临床中常用的5种光固化复合树脂的聚合收缩。方法取15颗新鲜拔除且牙体组织完整、大小相似的下颌第三磨牙,制备MO洞,洞宽为颊舌牙尖距的1/3,洞深为2 mm,然后采用GRADIA DIRECT-P、Z350、Z250、P60和P90树脂随机充填窝洞(除P90采用其自带的粘接剂,其余都采用G-BOND粘接剂处理洞壁),在650 mW/cm2光源下,光照固化40 s后采用电子散斑干涉技术对树脂修复体面、近中邻面收缩和牙齿颊面的变形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树脂收缩形态与窝洞外形一致,面最早的收缩条纹出现在MO洞鸠尾的头部,然后沿着窝洞的方向扩展。近中邻面最早的收缩条纹发生在靠近粘结面处,并向中央扩展。五种树脂中GRADIA DIRECT-P的收缩量最大,P90的收缩量最小。牙齿的颊面条纹首先出现在近中颊尖的牙尖处,并向远中颊尖扩展。GRADIA DIRECT-P导致的近中颊尖变形量最大,而P90最小。结论电子散斑干涉技术能有效动态测量树脂修复体聚合收缩和牙齿变形。不同种类的光固化复合树脂,其固化收缩状况和导致的牙齿变形存在着差异。
-
单位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同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