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鼻咽癌咽后淋巴结阳性率和坏死率与临床疗效的关系,为制定综合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4年8月至2007年3月接受调强放疗的72例鼻咽癌患者,在CT定位图像上勾画咽后淋巴结及坏死区,计算坏死区体积,分析咽后淋巴结阳性率及坏死率与临床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90.3%,其中,Ⅰ区转移率为2.8%,Ⅱ区为86.0%,Ⅲ区为51.4%,Ⅳ区为20.8%,Ⅴ区为37.5%。咽后淋巴结转移率为79.2%,咽后淋巴结交叉转移率为6.9%。咽后淋巴结阳性者中,左侧出现坏死占21.6%,右侧出现坏死占27.2%,双侧均出现坏死占15.4%。咽后淋巴结转移与N分期和临床分期有明显相关性(福州92分期,r=0.383、-0.314,P<0.05;UICC分期,r=-0.434、-0.306,P<0.05)。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4例出现复发,6例出现远处转移,死亡7例。咽后淋巴结阳性与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生存率、无病生存率明显相关(r=0.085、0.138、-0.140、-0.124,P<0.05);咽后淋巴结坏死与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相关(r=0.256、-0.057,P<0.05),与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无明显相关。结论咽后淋巴结转移与N分期和临床分期相关,主要是同侧转移,交叉转移比例低。咽后淋巴结阳性和鼻咽癌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生存率明显相关。咽后淋巴结坏死与鼻咽癌调强放疗后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明显相关,与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相关性不明确,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