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2015年我国九省(自治区)老年人膳食微量营养素摄入的变化趋势

作者:王柳森; 张兵; 王惠君; 杜文雯; 张继国; 王志宏*
来源: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9, 36(05): 418-424.
DOI:10.13213/j.cnki.jeom.2019.18610

摘要

[背景]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健康问题是社会普遍关注的。平衡膳食及合理营养是预防老年慢性病,提高老年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其中微量营养素的摄入与老年人的健康息息相关。[目的]分析我国九省(自治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微量营养素摄入的长期变化趋势,为老年人膳食提供建议和慢性病的预防及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1991—2015年间的九轮膳食随访数据。该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以城市居委会、县城居委会、村和郊区村作为基本调查点,每个调查点随机抽取20户,户内所有家庭成员均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和家庭称重记账法(食用油和调味品)收集膳食资料,借助食物成分表将食物消费量转换成能量及微量营养素摄入量。本研究选择调查中九省(自治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删除人口学信息缺失和膳食数据缺失及能量摄入异常的观测对象,共选取19 116个观测对象进行研究。[结果] 2015年我国九省(自治区)老年人视黄醇和硫胺素、核黄素、维生素C、维生素E的年龄标化后平均摄入水平分别为637.65μg/d(以视黄醇活性当量计)和0.78、0.70、74.53、29.08 mg/d。1991—2015年,硫胺素摄入量呈现下降趋势,但幅度不大。高收入水平老年人核黄素及维生素C (均P <0.001)的摄入量较高。维生素E的摄入量自1997年起有所提升,但在2015年又恢复到2006年的水平。2015年钙、磷、钠、钾的平均摄入水平分别为339.06、832.29、4 741.00、1 423.45 mg/d。高收入人群的铁、锌、铜、硒摄入量高于低、中收入人群(均P <0.001);城市人群的硒摄入量高于农村(P <0.001);1991—2015年,钠、磷、镁、锰、锌、铜的摄入量呈下降趋势。视黄醇、硫胺素、核黄素、维生素C及钙摄入量小于平均需要量的老年人比例为59.04%~98.21%,视黄醇、硫胺素、维生素C摄入不足的人口比例呈增长趋势,钙摄入不足人口比例最低也有94.61%。[结论]我国九省(自治区)老年人水溶性维生素和钙质的缺乏较为严重,可能是由于蔬果类和奶及奶制品摄入不足造成。建议老年人食物应多样,多吃奶制品、水产品以及豆制品这类富含钙的食物,视个人情况也可食用营养补充剂弥补微量营养素的摄入不足。

  • 单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