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斑牙大鼠发生纤维瘤:内质网应激和线粒体的激活途径(英文)

作者:曾蔼霖; 李惠如; 胡小艳; 杨敏芝; 母梅力; 陈姚; 刘建国; 吴明松*
来源: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1, 44(04): 433-439.
DOI:10.14169/j.cnki.zunyixuebao.2021.0071

摘要

目的研究氟斑牙大鼠是否可能发生软组织肿瘤,以及瘤组织中内质网应激和线粒体凋亡途径中关键基因的转录水平。方法 SD大鼠20只,饮用氟化钠水14个月,观察大鼠精神等状态以及有无包块。用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的病理结构,RT-PCR检测包块组织中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IRE1α、PERK、eIF2α、ATF4、GRP78、GRP94、CHOP、XBP1、ATF6和线粒体凋亡途径相关基因JNK、BCL2、Cyt-c、BAX、Casp3的转录水平。结果 1例大鼠腹部产生软组织肿瘤,大小3.5 cm×4.0 cm,包膜完整,质地坚硬,活动度高。HE染色结果显示该软组织肿瘤为大量的纤维细胞组成。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相比,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中的GRP78、GRP94、CHOP、IRE1α、PERK、eIF2α、ATF4表达量均上调,而XBP1、ATF6表达量下调;线粒体凋亡途径中BCL2、BAX、Cyt-c、JNK均出现显著上调,Casp3下调。结论氟斑牙SD大鼠能产生纤维瘤,其发病的分子机制与内质网途径和线粒体途径有关,可能为氟化钠致瘤提供了证据,但尚需更多的实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