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艾灸对类风湿关节炎(RA)小鼠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Th17)失衡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24只雄性DBA/1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治疗组和艾灸组,每组6只。将正常组之外的小鼠用Ⅱ型胶原加佐剂于尾部皮下注射,建立类风湿关节炎模型。艾灸组小鼠在"足三里""肾俞"穴予以1 mg/壮的艾灸治疗,每只小鼠每穴灸6壮,连续治疗6 d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 d。假治疗组仅进行与艾灸组一样的抓取。采用胶原诱导的关节炎模型(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多发性关节炎指数评分标准观察艾灸对关节肿胀的影响,病变关节矢状面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关节炎症病理表现,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脾脏Th17、Treg细胞数量,酶联免疫分析(ELISA)检测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的含量,实时定量荧光PCR(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析基因Foxp3、Galectin-9、RORγt、CARMA1、核转录因子(NF-κB)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二次免疫后1012d,小鼠12个后足踝关节及脚掌、足趾关节出现红肿,类风湿关节炎模型成功建立。艾灸治疗开始后第15天,艾灸组和假治疗组小鼠关节肿胀均有所好转,艾灸组疗效优于假治疗组(P<0.05)。病理形态上,RA模型小鼠关节面较正常小鼠粗糙,滑膜层变薄,假治疗组小鼠上述变化有一定程度的自行恢复,而艾灸组小鼠关节面恢复平整,滑膜层较治疗前变厚,与正常组表现较为接近。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RA模型小鼠脾脏中Treg细胞数量较正常组下降、Th17数量细胞上升(均P<0.01);艾灸治疗能使Treg细胞数量显著上升(P<0.05),而对Th17细胞数无显著影响(P>0.05)。ELISA检测发现艾灸治疗与假治疗对RA小鼠脾脏中含量增加的IL-1β、IL-6、IL-17、IL-23、TGF-β及含量减少的IL-10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艾灸能使RA小鼠减少的Galectin-9升高(P<0.05)。RT-PCR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模型小鼠Foxp3、Galectin-9 mRNA及蛋白表达下降(均P<0.01),艾灸能使之上调(P<0.05,P<0.01);RORγt、CARMA1、NF-κB mRNA及蛋白明显上升(均P<0.01),艾灸能使之下调(P<0.05,P<0.01)。结论:艾灸能改善RA小鼠关节肿胀及关节滑膜炎性反应,其机制可能与影响Treg细胞的数量,调节Foxp3、Galectin-9、RORγt、CARMA1、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有关。
-
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基础医学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