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研究聚焦“文革”前十年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以中国体育外交政策为对象,着力发掘和运用新史料,运用文献资料法进行甄别、总结和归纳。冷战中的国际体育外交显得非常活跃,成为各方表达政治态度的工具,实践中,中国也确立了自己的体育外交政策和方略。在西方“两个中国”政治讹诈下,中国果断地退出国际奥委会和相关的国际体育单项组织。为了拓展国际生存空间和得到“国家”承认,中国以东南亚为突破口,展开卓有成效的体育外交实践,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合作,成功地主导了第四届亚运会,打破了西方以及印度对东南亚地区的控制企图,为1963年新兴力量运动会的举办创造了条件。新兴力量运动会给主流国际视野之外的国家提供了展示和投射自己的机会。东南亚外交战略的实现,是中国体育外交的胜利,是对外体育政策的胜利。挑战意识逐步的淡化、参与意识的增强,成为1956—1966年中国对东南亚体育外交政策演变基调。应对当前复杂国际局势,中国的体育外交政策要保持战略定力,在尊重的基础上,进一步增进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互利、互动”,充分利用“体育”这一载体,提升国际影响力,改善自身形象,在国际事务中提出中国的解决之道。
-
单位南京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