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总结435肢逆行带蒂腓肠筋膜皮瓣修复下肢远端组织缺损的临床经验,分析皮瓣发生部分坏死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1年4月—2019年12月,应用逆行带蒂腓肠筋膜皮瓣修复下肢远端皮肤软组织缺损435肢。采用单项因素比较与二元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皮瓣坏死的危险因素。[结果] 435肢中,部分坏死39例,占8.97%;完全成活396例,占91.03%。单项因素比较表明,两组在性别构成、年龄、皮肤软组织的缺损部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坏死组皮瓣筋膜蒂的长度和宽度、皮岛的宽和旋转点位置均大于成活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坏死组在皮岛的长度、皮瓣总长、皮瓣长宽比和皮瓣近端位置区划值均显著大于成活组(P<0.05)。逻辑回归分析显示:皮瓣的总长度大(OR=3.462,P=0.015)和皮瓣近端位置区划值高(OR=3.817,P<0.001)是皮瓣发生部分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逆行带蒂腓肠筋膜皮瓣的部分坏死主要与皮瓣设计不良有关,其中,皮瓣的总长度大、皮瓣近端位置过靠近侧是部分坏死的主要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