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校辅导员是青年学子的知心人与引路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职业倦怠现象极为常见并引发学界关注。围绕个体在“身份建构”中的向往、确认、迷失、逃离与再协商,本研究以自我民族志的研究范式从另一角度探究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研究发现,在数十年的职业生涯中,辅导员为时间所困,为情绪所扰,为双重身份所忧,为科层体系所规训,为自我认知所惑,为“镜中我”所累。基于此,明确辅导员“育人”首要身份,顶层设计并支持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方能有效促进辅导员自我身份的协商,缓解职业倦怠现象,走出身份困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