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胸部CT和隐球菌荚膜抗原(CrAg)试验在肺隐球菌病(PC)治疗中的动态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4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PC病例。收集临床资料、治疗前后胸部CT表现及血清CrAg试验滴度。根据患者病史和基础疾病是否存在免疫损害或导致免疫抑制易感因素分为免疫正常组和免疫损害组,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82例PC,确诊52例(63.4%),临床诊断30例(36.6%)。男46例(56.1%),女36例(43.9%)。有基础疾病45例(54.9%)。免疫正常组54例(65.9%),免疫损害组28例(34.1%)。抗真菌治疗疗程(7.9±2.4)个月,随访时间(24.0±10.0)个月。抗真菌治疗3~6个月后复查胸部CT,免疫正常组64.8%患者病灶吸收≥75%,免疫损害组67.9%患者病灶吸收≥75%。实变浸润型88.9%患者病灶吸收≥75%,而结节肿块及混合型63.0%患者病灶吸收≥75%。55例PC抗真菌治疗前血清CrAg滴度为1∶40(1∶4~1∶640),治疗后血清CrAg滴度全部下降,20例PC血清CrAg试验滴度最终转阴,转阴时间(11.8±8.1)个月。24例患者停药时血清CrAg试验滴度转阴或降至1∶1,治疗前滴度为1∶20(1∶5~1∶160),31例PC停药时血清CrAg试验滴度未转阴,治疗前滴度为1∶64(1∶4~1∶640),停药时滴度仍为1∶10(1∶2~1∶160)。结论 PC经抗真菌治疗后,不论免疫损害和免疫正常宿主,胸部CT病灶可明显吸收,其中实变浸润型吸收较快,结节肿块型及混合型吸收缓慢。CrAg经治疗后滴度可逐渐下降。
-
单位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