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急性水肿性胰腺炎(AEP)大鼠的治疗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腹腔内注射雨蛙素连续7次、间隔1 h的方法建立大鼠AEP模型。制模后1 h,参麦组给予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5 ml·kg-1·d-1)治疗,AEP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建模后1 h及1、3、5、7 d眼内眦交替采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淀粉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术后7、14 d分两批处死大鼠,取胰腺组织。采用实时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胰腺组织NF-κB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以正常胰腺组织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胰腺组织CD31的表达,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两组造模后血清淀粉酶活性及PAF含量均升高,3 d后逐渐下降,参麦组的下降较AEP组显著。造模后5 d参麦组、AEP组的淀粉酶活性分别为(4569±158)、(5056±198)U/I,PAF分别为(25.30±4.76)、(36.06±5.57)μg/L,两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大鼠血清VEGF含量于造模后1 d开始逐渐升高,3 d后参麦组的升高较AEP组显著,5 d时分别为(139.78±24.30)、(118.51±21.70)pg/ml,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参麦组胰腺组织NF-κB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34±0.031和0.49±0.24,MVD为6.41±1.14;AEP组分别为1.000±0.059、0.93±0.45、3.62±0.89,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具有促进血管生成、改善微循环、减轻炎症递质瀑布反应的作用。
-
单位湖州市中心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