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患者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邻近椎体再骨折的风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29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根据PKP术后是否发生邻近椎体再骨折将患者分为再骨折组与未再骨折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手术部位、骨水泥注入方式、术前椎体内是否合并裂隙样变、椎体前缘高度(AVH)恢复率、术前骨密度(BMD)、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情况以及后凸角变化情况。结果 本研究共298例患者,平均随访(28.74±4.81)个月,发现37例患者术后邻近椎体再骨折,发生率为12.4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再骨折组与未再骨折组的性别、BMI、手术部位、骨水泥注入方式、术前椎体内是否合并裂隙样变、AVH恢复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再骨折组与未再骨折组年龄、BMD、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情况以及后凸角变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D、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是再骨折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骨质疏松患者PKP术后有一定的邻近椎体再骨折风险,临床应重视此类患者BMD、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等情况变化,并予以针对性干预处理,以降低PKP术后再骨折发生率。
-
单位招远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