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poJ)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脑出血(ICH)大鼠凋亡可能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及培养大鼠BMSCs,通过脂质体介导重组绿色荧光蛋白质粒pEGFP-N1-ApoJ转染BMSCs。将10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ApoJ/BMSCs组、BMSCs组和生理盐水(NS)组,通过"二次注血法"制备ICH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移植等体积的转染细胞悬液、BMSCs悬液和生理盐水至出血部位。通过干湿重法测量脑组织含水量,利用改良神经功能评分(mNss)评估大鼠神经功能情况。并采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血肿周围线粒体促凋亡因子(Omi/HtrA2)的表达情况。结果 3组大鼠移植后,ApoJ/BMSCs组在第1、3、5、7天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低于同时间点的BMSCs组和NS组,其中BMSCs组低于NS组(P<0.05)。3组在移植后第1天时m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oJ/BMSCs组在移植后第3、5、7天的mNss评分明显低于BMSCs组和NS组,其中BMSCs组低于NS组(P<0.05)。RT-PCR结果显示,ApoJ/BMSCs组在第1、3、5、7天Omi mRNA的表达较BMSCs组和NS组显著下调,其中BMSCs组低于NS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poJ/BMSCs组在第1、3、5、7天Omi/HtrA2蛋白的表达较BMSCs组和NS组显著下调,其中BMSCs组又低于NS组(P<0.05)。结论外源性ApoJ可能通过抑制Omi/HtrA2介导的细胞凋亡途径,减轻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轻ICH后继发性神经损伤。
-
单位西南医科大学;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