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将体质量(70±2.52)g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又名澳洲淡水龙虾)饲养在60 cm×50 cm×40cm聚乙烯养殖箱中,通过控制降温缓急和改善饲料成分来设计实验方案。实验初期在21℃~23℃水温中增强体质30 d后,从室温匀速升温至25℃适应8 d,然后进入中温胁迫期和急降组(CJ、GJ),3 d内降温至18℃,此后20 d维持18℃不变;缓降组(CH、GH)7 d内降温至18℃,此后16 d维持18℃不变;最后为低温胁迫期,急降组3 d内由18℃降温至低温6℃,此后7 d维持温度不变;缓降组7 d内由18℃降温至室外低温6℃,此后3 d维持温度不变。常规急降组、常规缓降组增强期(30 d)内投喂常规饲料;强化急降组、强化缓降组在体制增强期投喂抗低温饲料,研究不同降温方式和投喂不同饲料对红螯螯虾在低温胁迫下的摄食、行为及存活率,以寻求有效措施降低养殖生产中低温或寒灾的危害。结果表明,水温低于10℃时,红螯螯虾断螯、卷曲、侧翻;水温低于7℃僵硬、昏迷,水温降至6℃时大规模死亡,6℃为红螯螯虾临界致死低温。死亡时,身体的头胸甲和腹部连接处脱离、水肿,身体和螯足瘫软,瞳孔无反光。投喂自制饲料的强化组死亡率(36.67%)显著小于常规组(95.83%)(P<0.05),进食行为的低温应激反应也滞后于常规组,故红螯螯虾在应对低温胁迫时,投喂适口、高质、强化的饲料,能够有效减少低温应激反应,为亚热带地区红螯螯虾养殖中应对寒潮、倒春寒等极端天气提供了急需的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