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方法的对比研究

作者:杨雷; 朱烁基; 刘健; 黄焕雷; 郭惠明; 陈寄梅; 庄建; 赵明一; 吴秀山; 朱平*
来源: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20, 26(02): 225-229.

摘要

目的比较全骨髓贴壁法和骨组织消化法分离获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cells,BMMSCs)的效果。方法分离获取小鼠股骨,冲洗骨髓腔并收集骨髓悬液培养BMMSCs为全骨髓贴壁法;去骨髓的股骨剪碎、消化后培养BMMSCs为骨组织消化法。比较两组BMMSCs的原代细胞数量、细胞生长曲线、细胞传代增殖能力、免疫表型及成骨分化潜能。结果骨组织消化法的BMMSCs原代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全骨髓组,并且在第7天细胞就可以融合达到90%;骨组织组的BMMSCs生长快,并且细胞传代增殖能力比全骨髓组强,传代计数实验显示第5次传代后,骨组织组的细胞数量达全骨髓组的4倍(P<0.05);流式表型鉴定结果显示,两组细胞均高表达干细胞表面标志物Sca-1及表面黏附分子CD29,其中骨组织组Sca-1及CD29阳性细胞的比例均高于全骨髓组;骨组织组BMMSCs几乎不表达CD45和CD11b,而全骨髓组CD45阳性细胞的比例为3.18%,CD11b阳性细胞的比例为9.11%。两组BMMSCs均能分化为成骨细胞。结论骨组织消化法操作简单、成本低,且获得的BMMSCs纯度高,可短时间内纯化得到大量BMMSC细胞,是基础研究中值得推广的实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