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建筑遗产的保护利用研究

作者:赖振敏
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38(02): 11-18.
DOI:10.15986/j.1008-7192.2019.02.003

摘要

乡土建筑是地处乡村,延用所在地传统建筑风格、工艺、材料,与地域文化和地理环境紧密相连,反映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相关建筑遗迹。对乡土建筑的断代、遗产价值、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保护利用进行阐述,指出乡土建筑的断代需要文字资料与建筑实物相结合。乡土建筑是中国几千年农耕文明历史的实物见证,蕴含着丰富而精美的艺术价值,其选址和布局体现科学价值,是优秀社会文化价值的载体,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乡土建筑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大量消失或保存现状堪忧、保护路径差、村民在乡土建筑的保护利用中参与度低、利用上存在过度旅游和过度商业化倾向。保护乡土建筑要整体全面、动态有机、分级分类、有村民参与。研究提出应从作为居住功能进行使用、充分挖掘文物类乡土建筑的文化价值、保障当地居民在乡土建筑利用中受益等方面利用乡土建筑。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