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优美的译文源于译者对原语文本的加工再创造,译文就是译者主体性的再现。郭译《少年维特之烦恼》在语言层面上的艺术再创造丰富多彩,译文中白话抒情与文言议论、文人书信表达的雅化与译者自身方言口语的经验相互交织,郭沫若在译文中大量使用单位词,其中"位"的使用存在泛化与降格两种趋势,这些译文特征充分彰显了现代文学转型期译者郭沫若在语言文字使用方面的努力探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