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到了秦汉时期,由于大一统帝国的形成,君臣等级关系的日益强化等因素,文书行政制度得以更广泛地实施。诏令从日常通用之辞也随之变成帝王的专用文体。相较散体,音韵谐美的骈体诏令更适合于服务隆重的政治仪式,这也是六朝以后诸多文体虽渐复古文,但诏令仍沿用骈体的主要原因。六朝骈体诏令之所以备受批评,主要在于不合乎后人所崇尚的气象宏阔、庄严典重等美学风格。其实,六朝时期一些无关军国大事、政治仪式色彩较淡的骈体诏令如果写得至情至性、语意丰赡,亦文致自胜、风韵疏宕。另外,六朝骈体诏令也不乏气势恢宏、刚健凌厉的以诏为檄之作。只有摆脱笼统印象式的批评模式,才能在总体把握的宏观视野之下,更为贴近骈文这种文学体式在六朝渗透并且改变众多类别文章的丰富创作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