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生存情况分析

作者:赵健; 贺治青; 张艳达; 梁春*
来源: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9, 46(01): 52-55.
DOI:10.3969/j.issn.1673-6583.2019.01.012

摘要

目的:探讨80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内生存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连续纳入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80岁以上的138例AMI患者,分析该人群的一般状况、病史、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院内生存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患者平均年龄为(84.97±3.52)岁;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占73.19%,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占26.81%;53例(38.41%)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其余接受药物保守治疗,NSTEMI患者选择药物保守治疗的比例显著高于STEMI患者(P<0.001)。33例住院期间死亡,院内病死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根据患者院内存活情况,将患者分为院内死亡组(n=33)和院内存活组(n=105),院内死亡组STEMI比例、Killip分级≥3级比例、中性粒细胞数、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院内存活组,而PCI治疗比例则显著低于院内存活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Killip分级≥3级(OR=3.038,P=0.009)和STEMI(OR=6.854,P=0.002)是80岁以上AMI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PCI治疗是其保护因素(OR=0.060,P<0.001)。结论:80岁以上AMI患者NSTEMI占多数,合并症多,PCI治疗率低,院内病死率高,预后较差,AMI严重程度与心功能差是患者院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而PCI治疗是其保护因素。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