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本研究拟将成人利奈唑胺群体药动学(PPK)模型和药动学参数外推至儿童,并应用外推模型考察利奈唑胺在儿童群体中的暴露量-效应关系,为重症感染患儿的个体化给药方案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MRSA感染的肺炎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给予常规剂量利奈唑胺静脉滴注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变化以评价临床疗效;以患儿药动学数据对成人利奈唑胺PPK模型进行校正,计算患儿个体药动学参数并验证外推模型的预测性能;应用ROC曲线分析AUC0-24h/MIC、Cmin与疗效的关系,根据AUC0-24h/MIC的最佳切点值将患儿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和肺部感染评分(CPIS),评价最佳切点值对疗效预测的意义。结果:外推模型公式对儿童群体药动学参数的预测性能良好;AUC0-24h/MIC作为疗效预测指标的准确性比Cmin更高(AUCROC>0.8,P<0.05),且最佳切点值为AUC0-24h/MIC=95;治疗结束后,AUC0-24h/MIC≥95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UC0-24h/MIC<95组(91.30%vs 35.71%,P<0.05);AUC0-24h/MIC≥95组的CPIS评分显著低于AUC0-24h/MIC<95组(2.87±1.87 vs 4.86±1.10,P<0.05)。结论:成人利奈唑胺PPK模型可成功外推至儿童群体并应用于药物暴露-效应关系的考察,在抗菌治疗过程中维持AUC0-24h/MIC≥95对于获取最佳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 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武汉市妇幼保健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