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双源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dual-source cardiac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DCTA)在左心耳封堵术中的指导意义及术后随访中对残余漏、器械相关血栓的检出效果。方法 收集2017年3月至2020年6月在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行左心耳封堵术的心房颤动(房颤)患者216例,其中术前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组78例患者,男45例,年龄为(65.4±4.2)岁;女33例,年龄为(67.1±5.3)岁。术前予DCTA检查行左心耳三维重建(CTA组)138例,男87例,年龄为(73.3±5.1)岁;女51例,年龄为(74.0±4.8)岁。统计两组患者术前左心耳血栓的检出率、手术时间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射线量,在正规抗凝3、6个月后根据患者愿意分别予DCTA和(或)TEE检查统计残余漏、器械相关血栓情况,其中同时行TEE和DCTA检查的共43例。结果 术前DCTA和TEE对左心耳血栓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DCTA组有更短的手术时间[(40.4±10.8)min vs.(52.3±18.7)min,P<0.05]和更少DSA射线量[(258.2±28.6)mgy vs.(360.5±20.3)mgy,P<0.05]。术后两组患者残余漏发现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5%vs. 78%,P>0.05)。术后两组患者器械相关血栓(DRT)发现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大部分患者(197∶43)术后愿意接受DCTA随访。结论 术前DCTA检查不但可用来排除左心耳血栓并对左心耳封堵手术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减少了手术时间及DSA射线量,术后对残余漏及DRT的发现率不劣于TEE,且更易为患者接受,DCTA不失作为不愿接受TEE检查者的替代方法。
-
单位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