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蝇王》是威廉·戈尔丁于198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故事时间设定在虚构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中,一群儿童被困于一座荒岛上,起初带着理性与文明而来,后来却渐渐丧失理智,沦为野蛮人,在杀戮中狂欢。《蝇王》极具狂欢化色彩,本文拟从巴赫金的狂欢化视角入手,介绍《蝇王》故事情节,结合狂欢理论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分析《蝇王》中狂欢的人物形象,以及带有狂欢的意象,总结其对《蝇王》这部作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