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现存六篇赋,其中五篇属于“献赋”,只有《天狗赋》缺少作为“献赋”的直接证据,导致其性质不明。汉代的献赋求仕之风,以及唐代延恩匦制度,是此赋产生的文学传统与社会制度基础。《天狗赋》再现唐玄宗骊山游乐生活,并沿用中古狗赋以良犬隐喻人才的表达惯例,兼顾歌颂皇帝与抒发怀才不遇之感,颇具匠心。比较《天狗赋》与杜甫其他诸赋如《雕赋》的异同,可以推断出此赋也属于“献赋”,但创作时间较早。作为献赋求仕的必要环节,韦氏家族为杜甫提供了重要帮助。杜甫执着献赋以求仕进,具有多方面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