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估磁共振弥散成像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肝脏纤维化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作用和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77例经组织学证实的肝纤维化患者(平均年龄为29岁)和22名健康对照(平均年龄为40岁)进行2次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用不同b值计算ADC进行评估。结果:b=500、1000s/mm2时,治疗前后各期肝纤维化肝脏ADC值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肝纤维化分期与ADC值分别存在负相关性。治疗前采用DWI诊断肝纤维化≥3期的效果要优于诊断肝纤维化≥1期,当b=500s/mm2诊断效果最佳,诊断肝纤维化≥3期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88,特异度为87.3%,灵敏度为77.8%。当b=500和1000s/mm2时,肝纤维化治疗前后2次病理组织学所见肝纤维化改变程度与2次ADC值的变化程度两者存在中度负相关性。结论:磁共振弥散成像可作为肝纤维化监测及疗效评估的一项有用的检测手段。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