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表情包已成为互联网用户日常交流的话语符号,其高度的视觉刺激感、情感交互性颠覆了传统即时通信软件文字交流的方式,表情包用户通过对表情包视觉表征的与表意的解码,理解其含义,展现出相对于文字交流更深层且独特的交流体验。研究认为,表情包可以成为推动“残健共融”的意义载体。基于诠释的社会科学范式,研究组建了焦点小组,以焦点小组为单位对目前通行的手语表情包产品进行文本分析。研究发现,关注“残健共融”议题的手语表情包目前存在性别具象化、形式模板化的问题,此类表情包的文本指向往往导致无意识偏见,意义想象空间的缺乏也降低了流通度。将模板化的真人手语老师替换成拟人化、动画化的动物形象,能拓宽意义想象空间,增强使用意愿,使手语表情包成为逾越阻隔、强化共享意义、促进共情传播的互动性媒介。
-
单位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